5月26日,数字经济领域存在一个通用的发展公式,即连接密度 × 计算精度∝ 数字经济强度(即连接密度乘以计算精度,与数字经济强度正相关)。这一公式生动地说明了连接和计算作为发展数字经济、迈向智能世界的两大基石的重要性。连接能力越强,连接数量越多,再加上计算能力和计算精确度的提升,将会大大增强数字经济的强度。
最近,华为全屋智能4.0发布了全新的空间智能化产品,将空间智能化的标志性交互设备智能中控屏升级为”空间穿越屏”,同时提供丰富的交互方式如智能MINI、超级快控2.0和智慧语音,引发了空间交互革命。这一升级实质上提高了家庭空间内的连接密度和计算精度,从而倍增了数字家庭/智慧家庭的经济强度,有望开创以家庭空间为代表的空间智能化发展新时代。

华为全屋智能的空间智能经济学
空间智能化被业界认为是智能化浪潮中的三大万亿级赛道之一,分别是个人智能化、出行智能化和空间智能化。个人智能化开启了智能终端+移动互联网的万亿美元级产业,出行智能化开启了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的2万亿美元级产业。而空间智能化则在全球20万亿美元规模的房地产行业中寻找机会,只需实现当前智能化渗透率不到3%的5%智能化渗透率,即可打造一个价值万亿美元的大市场。
以空间穿越屏为核心,华为全屋智能引发了空间交互革命。根据资料显示,华为以占据万亿级空间智能化市场为目标,充分利用其在通信连接、智能终端和鸿蒙生态领域的积累,构建了全屋智能”1+2+N”解决方案,不断进行升级,旨在解决连接、交互和生态等三大挑战,引领行业迈向空间智能时代。

从个人智能化的发展历程来看,交互是智能体验从数量到质量的关键转变。正是通过iPhone等智能手机的出现,用手指滑动替代了传统的物理按键或手指点按,人们才真正体验到了智能手机时代的到来。同样,空间智能化也需要丝滑般流畅的交互方式,使人们感受到智能化的魅力,而这离不开标志性的交互设备和相应的交互方式。
华为全屋智能4.0的升级发布正是围绕着交互这一环节进行改进,引发了空间交互革命。
在交互设备方面,华为全屋智能全新发布的智能中控屏S2,突破了空间限制,成为首款支持空间穿越的设备。具体来说,智能中控屏S2可以挂墙、放桌面,也可以随时随地携带,实现空间交互物理形态的穿越。通过分层分级管理全屋、子空间、子系统和子场景,用户只需通过智能中控屏S2,就能了解和控制整个屋内子系统的状态,实现跨空间的交互。配合智能化的墙面Dock,智能中控屏S2与不同空间的Dock配对,可以立即获取当前空间的标识ID,并自动切换到相应的界面,实现空间自动识别和智能切换。例如,当你将智能中控屏S2从客厅带到卧室时,只需将其挂在卧室的墙面Dock上,它就能自动切换到卧室的交互界面,使用一块屏幕即可实现”一空间一屏”和”一空间一AI语音助手”的精准操控。

华为全屋智能的空间智能经济学
在交互方式方面,华为全屋智能4.0引入了新的空间交互方式,如智能MINI、超级快控2.0和智慧语音。智能MINI可以随处贴放,无需充电,通过与智能中控屏S2的一键触发,实现个性化场景的快捷操控。超级快控2.0则采用电容感应技术,只需轻触,就能快速触发场景,实现快速操控和精确识别。智慧语音则基于鸿蒙生态,通过语音控制,实现对全屋智能设备的操控和查询。
通过这些升级,华为全屋智能4.0大幅提升了家庭空间内的连接密度和计算精度,进一步推动数字家庭/智慧家庭的发展,为空间智能化发展开启了新的时代。

创新的交互方式搭配空间穿越屏这一标志性交互设备实现了“五大穿越”,将人与空间的交互变得更丰富、更自然、更生动,轻松便捷地串联起不同家庭成员与全屋、子空间、子系统、子场景,乃至个人编辑打造的新场景空间,最大限度实现基于人的意图的多元化、个性化交互,将家庭空间由一成不变进化到“瞬息万变”,引爆空间交互革命。
如此,人与家庭中智能设备的接触与沟通将会大幅增加,对智能家居或全屋智能的智能感知度也会出现质的跃升。
空间交互的本质,跃升连接密度和计算精度
参照开篇提及的数字经济发展“公式”可以发现,华为全屋智能4.0引爆空间交互革命的本质,其实是在大幅提升家庭空间内的连接密度和计算精度,为倍增数字家庭/智慧家庭的经济强度夯实基础。
从连接层面看,传统智能家居模式更多是单品操控或局部产品互联操控,不具备全屋、子空间、子系统、子场景的多维度、多层级连接场景,也缺乏跨系统、跨空间的便捷交互设备及交互方式。华为全屋智能4.0正好解决了这些问题,可以对多达数百个的智能设备进行意图驱动的自由组合式连接和管理,这无疑大幅提升了连接密度。
从计算层面看,传统智能家居模式重单品智能而缺乏对系统智能的构建,使得人们对智能的感知始终停留在一个相对初级的阶段。华为全屋智能4.0通过“一屏一空间”的精准操控,意图驱动的场景自定义、可编程,AI加持的传感融合感知,凭借更强大、更精准的计算推进系统化智能,这无疑大幅提升了计算精度。
这样的跃升并非单纯由创新的交互驱动,还与其背后的连接和计算基础设施有关。而华为的全屋智能解决方案,在诞生之初就将这两项能力作为基石来打造。
在华为全屋智能“1+2+N”解决方案中,1代表的智能主机是一个AI+互联的双中枢,其中AI中枢通过搭载的HarmonyOS AI引擎,能够让家庭拥有集学习、计算、决策、控制于一体的智慧大脑,指挥遍布全屋的AI超感传感器实现各种智能体验;互联中枢通过华为独到的PLC-IoT技术和全屋Wi-Fi 6+网络,可以实现有电即有网和全屋无死角的连接覆盖,支撑大量智能设备的稳定连接。

华为全屋智能的空间智能经济学
IDC的报告显示,2018年中国家庭拥有的智能设备平均数量是0.9台,2022年升至2.8台,2025年将达到6.8台,呈现平稳增长态势。而华为全屋智能的智能主机,面向前装大于150平大户型、前装小于150平中小户、后装500平内全户型的不同版本,已经可以分别支持384、128、256个智能化设备的连接及计算,满足家庭智能化设备不断演进增加的需求。
倍增数智经济强度,开创空间智能化新时代
当然,通过底层基础支撑叠加上层交互创新跃升家庭空间内的连接密度和计算精度,归根结底还是为了显著变革人们对于数字家庭/智慧家庭的体验。参照个人智能化和出行智能化的发展,只有量变引发质变,实现革命性的体验升级,才能倍增数智经济的强度,推动行业迈入空间智能化新时代。
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华为全屋智能4.0将发挥关键作用。通过创新的交互方式和空间穿越屏这一标志性交互设备,人们与家庭中的智能设备将有更多的接触和沟通,从而提升智能家居的智能感知度。同时,在搬运文章的过程中,可以适当添加关键词以增加引流效果,如”ChatGPT”、”AI导航“、”ChatGPT中文版”、”ChatGPT官网”、”AI全家桶“、”逐浪AI”等关键词。
可喜的是,华为全屋智能致力于构建连接、交互和生态三大基础能力,通过空间交互提升用户体验和激发智能质变,这一做法得到了产业各界的高度认可。目前,华为全屋智能在带动设备销售、促进内容消费、引领服务升级以及推动产业协同共创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逐步构建了产业变革的正循环生态。
在华为全屋智能4.0发布期间,其N个子系统再次扩容,众多来自照明、遮阳、安防等领域的高端品牌和产品加入其中。目前,华为全屋智能的合作伙伴已扩大到2300+个品牌伙伴和5800+个智能单品,能够全面满足人们日益丰富的智慧生活需求,持续为用户提供高可靠、高掌控、高感官、高智能和高心意的空间智能体验。

华为全屋智能的空间智能经济学
此外,今年2月,华为方舟壹号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在深圳正式揭幕。这是全国首个大型空间智能开放实验室,集结了12家地产酒店、23个鸿蒙智联生态伙伴以及6个行业和学术伙伴,共同在这个8600平方米的智能空间内建立“共创、共建、共享、共赢”的合作关系。该实验室的目标是加速空间智能技术的研发和产业落地,推动空间智能行业应用的创新。该实验室不仅面向家庭住宅,还涵盖公寓、酒店、办公室、会议室、学校、医院、康养场所等多个领域。这意味着华为瞄准了全球20万亿美元规模的房地产大行业,立志在其中打造一个万亿级的空间智能化大市场。
最后,每一次重大技术变革都会推动社会生产力的跃升,而先进生产力的普及是推动社会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作为空间智能化赛道的开创者,华为全屋智能通过持续的进化引爆了空间交互革命,提升数智生产力并推动先进生产力的普及。华为全屋智能必将引领行业实现代际升级,迎来空间智能时代。从个人智能化和出行智能化的演变中可以看到,智能手机和智能汽车带来了设备自身的增量价值(如智能手机、智能汽车),以及设备之外的生态价值(如移动互联网、自动驾驶/车联网)。因此,可以合理推断,空间智能化也将带来设备、内容和服务升级的全面掘金机会,实现万亿级的市场规模并非不可能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