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AI迎来风口:岗位吃香,年薪百万

AI资讯2年前 (2023)发布 GPTHub
12 0

ChatGPT引发AIGC领域人才争夺战,高薪岗位达204条!

自今年3月以来,随着ChatGPT应用持续走俏,AIGC领域掀起了一场抢人大战,吸引了百度、美团、腾讯、快手、拼多多、字节跳动、小红书、中文在线、蚂蚁集团等互联网大厂以及AI公司、AI科研机构、手机巨头、SaaS服务商、科技教育公司、游戏公司、投资机构等纷纷标出高薪招聘AIGC相关岗位。

根据智东西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5月9日,国内招聘网站BOSS直聘、前程无忧、猎聘APP、脉脉上公开的AIGC相关招聘岗位达到204条(包括技术和非技术人才)。其中,AIGC方向的视觉算法专家的最高月薪达到20万元,年薪约为320万元;非技术类岗位也有最高年薪150万元的标注。

这次统计仅涵盖了明确标注AIGC相关字样的招聘公告中的岗位需求。具体来看,技术类岗位以算法工程师为主,非技术类岗位则以运营、产品经理、创意设计等为主。北京是AIGC岗位需求最多的城市,达到86个,占总数近50%;其次是上海,有46个岗位,占总数的25%左右。

以ChatGPT为代表的AIGC正在引爆新一轮技术革命,许多科技公司纷纷展开”千模大战”,从大模型研发到AIGC商业化,都面临着巨大的人才缺口。因此,相关岗位的招聘数量和薪酬水平一路攀升。根据拉勾招聘于4月21日发布的《2023第一季度AIGC人才供需报告》,今年3月,AIGC人才岗位需求量环比增加了42%。其中,25%的AIGC算法工程师岗位月薪超过68K。另外,猎聘APP于4月17日至5月7日还上线了AIGC招聘专场,为AIGC相关岗位设立了专区。

在AIGC领域的热潮下,科技巨头和创业公司正积极招揽人才,他们投入巨资用于招聘哪些岗位呢?相关人才的薪酬水平已经达到何种程度?当前最受欢迎的AIGC技术岗位和非技术岗位是哪些?为了直观展示AIGC人才需求的现状,智东西特地整理了国内主流招聘网站上明确标注”AIGC”的最新招聘岗位信息。

生成式AI迎来风口:岗位吃香,年薪百万

▲截至5月9日国内年薪超百万的AIGC相关岗位需求(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一、北京成为AIGC招聘的重点,超过130个岗位年薪超过50万元

ChatGPT作为现象级的聊天机器人产品,自今年以来引发了AIGC行业的热潮,各公司纷纷发布人才招聘需求,并提供了许多年薪超过百万元的高薪岗位。

根据截至5月9日的数据显示,目前发布的招聘岗位中,超过100万元年薪的岗位达到了28个。其中,智能化商业设计服务平台稿定科技发布的AIGC方向视觉算法专家招聘需求提供了最高年薪达到320万元的岗位。该岗位要求应聘者具有5-10年的相关工作经验,并且持有计算机、数学等相关专业的博士学位,并且在相关领域的知名国际会议上发表过论文等。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高薪岗位并非数量众多,而是属于较为特殊和高端的职位。北京作为AIGC招聘的重点城市,在这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优势。据统计,超过130个招聘岗位提供了年薪超过50万元的机会。

生成式AI迎来风口:岗位吃香,年薪百万

▲ 稿定科技AIGC方向视觉算法专家招聘需求

除了智能化商业设计服务平台稿定科技发布的AIGC方向视觉算法专家招聘需求,还有其他27个年薪在100万至200万之间的岗位。其中,技术类岗位占据了22个,而剩下的5个非技术岗位则与AIGC产品相关。这些岗位包括百度的AI资深产品经理、字节跳动的国际化资深产品经理、中文在线发布的AI创新产品召集人以及比心AI的AIGC产品负责人等。

年薪在50万至100万元之间的岗位是招聘需求中数量最多的,共计103个,约占总招聘数的50%。相比于100万年薪区间的岗位,这一部分的岗位种类更为多样,但技术类岗位的需求仍然高于非技术类岗位。其中,技术类岗位招聘需求达到64个,非技术类岗位招聘需求为39个。在非技术类岗位中,除了产品经理之外,还涉及一些内容创意等工作,例如百度的AIGC业务组-AI绘画创新方向产品经理。

另外,年薪在20万至50万元之间的岗位共有54个,约占总数的27%左右。在这一区间内,技术类岗位与非技术类岗位的数量差距变小,分别为25个和29个。

最后,年薪在20万元以下的岗位共有19个,其中非技术类岗位的需求远远超过技术类岗位,分别为12个和7个。

生成式AI迎来风口:岗位吃香,年薪百万

▲截至5月9日国内不同年薪区间的AIGC相关岗位需求数量(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从招聘的工作地点分布来看,工作地点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其中北京最多为86个,占到了总招聘数量的近一半,上海为46个,深圳和杭州为23个。紧随其后的是成都(7个)、广州(6个)、武汉(6个)、厦门(4个),重庆、衡阳、昆明、南京、青岛、西安、长沙、泉州、绍兴都仅有1个。

生成式AI迎来风口:岗位吃香,年薪百万

 

▲截至5月9日国内不同工作地点的AIGC相关岗位需求数量(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拉勾招聘的报告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杭州发布的AIGC职位数量占比达到8%,同比增长了3%,是增速最快的城市。

在招的AIGC岗位中,技术类人才仍然是炙手可热的对象,涉及到算法工程师、CV(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深度学习算法工程师、NLP(自然语言处理)算法工程师、前端后端开发人员等。

具体的招聘需求显示,技术类AIGC人才通常需要具备3-5年或者5-10年的工作经验,并且大多数企业还强调了项目落地经验以及在国际会议上发表过论文等。

其中,年薪在150万元以上的岗位有4个,分别是商业视觉在线设计平台稿定科技、游戏社交平台比心、中文数字出版机构龙头中文在线。值得一提的是,稿定科技和中文在线的主营业务都与内容生成相关。

生成式AI迎来风口:岗位吃香,年薪百万

▲截至5月9日国内年薪超150万的AIGC相关岗位需求数量(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从招聘数量来看,技术类与非技术类岗位的差距并不大,分别为121个和88个。但从薪资水平来看,年薪在50万以上的技术类人才招聘需求有87个,占技术类人才招聘总数的74%左右,非技术类岗位年薪50万以上的仅有39个,占总数的46%。整体来看,技术专家是企业招聘AIGC相关人才的重点,并且“含金量”更高

生成式AI迎来风口:岗位吃香,年薪百万

▲截至5月9日国内AIGC相关技术类岗位需求(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从企业类型来看,寻求技术类AIGC人才的企业覆盖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互联网大厂如百度、字节跳动、腾讯、快手,消费电子领域的头部玩家如vivo、华为,社交平台领域的头部玩家如小红书,以及商汤科技、云从科技、奇点智源等AI公司,还有交通、金融等垂直行业的企业等等。

在技术类人才招聘中,许多企业发布了不止一个岗位的需求。互联网大厂字节跳动发布的岗位最多,达到6个,包括计算机视觉算法工程师、图像算法工程师、AIGC算法工程师等,年薪水平在70-80万元之间。

第二大的是小i机器人,发布了5个岗位,以AIGC方面的研究员为主,薪资水平在70-100万元之间。该公司自研了认知智能平台(CIAI),并在金融、城市公共服务、建筑、元宇宙、制造、医疗等领域实现了应用。

此外,国内在线教育龙头玩家好未来和作业帮也发布了各自的3个招聘需求。好未来的招聘岗位为AIGC技术专家、应用专家,作业帮则为语音算法工程师和NLP算法工程师。

在线教育企业也已经加入AIGC行业竞争,好未来旗下学而思透露,他们正在进行自研数学大模型MathGPT的研发,并计划在年内推出基于该自研大模型的产品级应用。

可以看出,当前AIGC行业对技术类人才的招聘需求较为迫切,要求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并能够立即参与项目研究。

在非技术类人才方面,产品经理、运营等岗位成为热门。拉勾招聘的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AIGC领域的产品经理相关岗位供需比可达到58,而算法工程师的供需比则在10以下。

截至5月9日,在招的非技术类AIGC相关人才招聘岗位有85个,其中年薪在百万元以上的岗位仅有5个,分别来自百度、字节跳动和比心等企业,这些岗位均与AIGC产品相关。其中,AIGC产品经理相关岗位最多,共有53个;其次是AIGC应用方向,如创意设计等,有17个;还有10个与运营相关的岗位,包括用户运营、新媒体运营等。

百度发布了7个非技术类招聘需求,涵盖范围相对较广,包括对话机器人、AI画画、AI工具等方向的4个产品经理,以及1个产品运营经理,1个AIGC创意方向岗位。这些岗位的薪资范围在30-120万元之间。

此外,好未来还发布了1个AIGC方向的小学数学教研岗位,这可能与他们正在研发的数学大模型相关。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技术类还是非技术类的招聘岗位,许多招聘要求都将熟悉AIGC领域相关技术、熟练使用相应工具列为重点。特别是在创意设计类的招聘中,对相应工具的熟练程度要求更高。

生成式AI迎来风口:岗位吃香,年薪百万

▲截至5月9日国内AIGC相关非技术类岗位需求(数据来源:公开数据)

近期,国内AIGC行业的人才争夺竞争已进入高潮,并且各地政府也在政策层面上加大对前沿技术发展的支持。北京作为AIGC人才需求最旺盛的城市之一,拥有最多的核心技术人才和核心企业。根据《2022年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白皮书》,北京人工智能领域的核心技术人才超过4万人,占全国的60%;北京的人工智能核心企业有1048家,占全国总量的29%。

北京政府率先发布了对AIGC人才和类ChatGPT技术的支持政策。在今年5月初的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人才高峰论坛上,发布了《关于实施算法人才集聚行动 打造“京西智谷”的若干支持措施》的人才政策,为人工智能算法人才的创新创业提供了精准支持。

除北京外,杭州、上海和深圳等地也发布了相关的人工智能行业目标和政策。杭州高新开发区(滨江)管委会政府在4月发布的通知中提出加强人才生态建设,支持科研机构和新型研发机构培养、引进人工智能人才团队,并通过“5050”计划对人工智能人才提供支持。上海计划在2023年实现人工智能企业数量超过1000家,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2000亿元;深圳则目标是在2023年拥有20家龙头企业,人工智能产业规模突破300亿元。

当前,生成式AI带来的变革使得AIGC领域的岗位需求急剧增长,人才招聘需求爆发。尽管国内对生成式AI领域人才培养尚不成熟,但未来随着学校和机构等的有针对性培养,有望改善供需不平衡的局面。这一波抢人大战预计将持续一段时间。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